2020年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知识要点(四)
发布时间:2020-12-23 点击次数: 次行政组织理论是自学考试中的一门考试科目。学习相关课程的考生要及时复习好知识点,努力提高考试成绩。这是第四部分行政组织理论的知识点。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让我们看看!(1) 总统的权力得到加强,总统对议会不负责任。(2)国民议会无权要求总统下台和解散议会;(3)议会的作用有所下降,但仍有三项职能:立法监督和政府预算的批准。英国和法国封建时期行政组织的特点是:1。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2) 随着中世纪后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宫廷内部组织逐渐演变为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与奴隶制时期相比,地方行政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已初具规模,为地方行政组织在现代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皇权与宗教权力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之间既有斗争,也有合作。(1) 管理职能专业化、单一化。它的负责人通常是某一领域的专家;
(2)独立性。由于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他们的法律和政策不会随着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他们决定在法律范围内执行政策的权利。(3) 行使混合权力。独立行政机关既有行政权,又有准立法权和司法权。(4) 效率高。由于集中权力程序的简化和管理职能的单一,管理者在类似问题上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效率大大提高。(5) 独立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一般是各种专门委员会,如中央情报局、民权委员会、人事管理局、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联邦储备系统。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1) 行政组织越来越独立,职能不断扩大。行政组织的总数在增加。行政组织越来越专业化、科学化。(2)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表明,行政组织的职能不仅扩张了,而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政治职能转变为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这表现在近年来各国行政组织中负责管理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3) 行政权力不断增强。虽然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制度运行的基础,但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是一个明显的趋势。(4) 在中央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具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正在逐步扩大其中央集权(如英国);具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如法国)正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因此,中央权力适度集中,地方权力适当分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的共同要求。(1) 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集中国家最高权力,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主流。皇帝是国家权力的垄断者。(2)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循序渐进的特点。行政组织制度经历了从独立制度到三本位制的演变,从三省制到一省制,从一省到内阁。(3)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控制集中统一。(4)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发展具有“家”与“国”的特征,从“私”到“公”,从“内”到“外”。(1) 民国时期的行政组织在其初期接受了西方的分权民主共和思想。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负责议会制和内阁制的建立,行政组织的建立也开始呈现出现代性的特征。(2) 孙中山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政权与治理权不同、立法、行政、司法、审查、监督五项权力并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孙中山死后,这一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因为实际上国民议会的权力很小,而总统的权力却很大。(3) 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制度是在法律上确立的。根据法律,政府行政长官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4)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国民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孙中山的军权制度,而是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分离主义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组织充满了人民。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2) 新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和运行,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3) 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中国的行政机关基本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保证的。(4) 新中国行政组织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分工过细导致机构臃肿、职责不清;由于过分强调对口管理,上下级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责不清,导致人员编制过多,效率低下。虽然过去进行了几次重大改革,但往往陷入“简化扩张再简化扩张”的怪圈。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政府直接管理社会经济事务是造成这两个怪圈的根本原因。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在
免责声明:文章《2020年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知识要点(四)》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